案例详情
Projects Details

竹坝华侨农场 杨桃谢大叔


故事的开始是一种缘分,同安的政府领导访问时发现了台湾“黄金杨桃“的独特之处,它的品种口感、外观,特别是它的种植、管理模式,众人认为引进到同安本地是次理想的尝试,就这样,特邀谢水雄到竹坝种植。在那个资讯较少的时代里,为了还原黄金杨桃的优点,在种植的前期考察上,父辈花了很多的时间研究气候、水土等因素,还从竹坝采集泥土带回台湾,检测数据和分析种植的可行性,经过几轮实地考察,谢水雄发现同安的纬度、气候条件与台湾老家彰化十分相似,更好的是,竹坝的温差大,杨桃的甜度将会更优。


image.png
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杨桃大王也已到暮年,谢大叔在父亲的一通电话后,毅然选择和妻子钟姐一起辞去工作,告别原来安逸舒适的生活,到这个对他们而言十分陌生的地方开启新生活,黄金杨桃的风味也就这样在竹坝得以延续下去。


要让杨桃高质量的生长,就需要经常的修枝,观察果实期,再进行套袋,也要随着天气的温度和雨量进行调整。谢大叔一直坚持自己的“自然种植”,以草地自然生成的微生物菌来滋养和保护杨桃树,这样就更要费心的管理果树,长期喷洒农药虽然可以会让事情简单化,但是在谢大叔的理念里“这是违反自然的,吃的人健康也会有问题,所以我们一再把农药减半再减半。”


image.png


厦门和台湾气候相似,一到夏季多台风,提到这两字,谢大叔就不自觉的摇头。杨桃园的位置正好处在风口,遇到台风时,损失尤为惨重。莫兰蒂台风后,园区的杨桃树几乎没有坚挺的,果树木的损伤大概要2年才能恢复,根系也会相应的变化;还有年初的寒害,果实大面积冻伤,只好慢慢维护,等着重新生长。


谢大叔亲自设计,并找工匠修成,在自己的反复尝试和不断的与游客沟通下,窑烤披萨和窑烤火鸡成为了谢大叔的特色招牌。巧妙之处在于烤炉的火源,杨桃园修剪下的枝干成为了首选的天热燃料,火鸡和披萨还附带着些许果香,金灿多汁的美食令前来的游客都赞不绝口。


image.png


谢大叔非常希望能将自己的这份坚守延续下去,他也告诉我们,希望一切顺利、疫情尽早稳定,儿子也能常来竹坝,了解这片土地。或许这样,我们可以期待下一个21年,在这片“好地方”和“好的人”一起成长,虽然慢火,但是执着的坚持自然理念,静候着碰撞出更多的故事。

返回